满目青山夕照明
2010-08-23 08:58:4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东安县创先争优办 | 编辑:admin | 作者:东安县创先争优办 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3672

这几年,沉寂多年的东安县新圩江镇石板头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。凡是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走上一遭的人,都会不约而同地惊呼:变样了!这个昔日贫穷、落后的小山村,如今逐渐成为了潇湘大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。

这一切,都与一位朴实无华的老人紧密联系着。他,就是石板头村的党支部书记胡军。

“虽然工作上退休了,但作为共产党员没有退休,还要继续为群众服务”

今年73岁的胡军,原系广东省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科级干部,1997年退休回到家乡东安。1999年初,胡军同志毅然放弃舒适的晚年生活,担任石板头村村主任。他说:“我虽然工作上退休了,但作为共产党员没有退休,还要继续为群众服务。”一年之后,又被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。

“什么山上就得唱什么歌,什么田地就得插什么苗”

为了抓好石板头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他请来专家对村里土壤进行分析研究,并与县农业局联系优质果苗,免费提供给村民种植。为了调动乡亲们的种植积极性,他自己拿出1万多元积蓄作奖励,乡亲们每种一棵树苗补贴5毛钱。全村很快就发展起柑橘、沙田柚、板栗、巨峰葡萄等水果700多亩。

石板头村不仅是种植业有了较快发展,养殖业也在胡军同志的带领下走上规模化养殖。1999年,他从县畜牧水产局请来专家给乡亲们传授生猪养殖知识,又到镇政府“死缠烂打”,给村里争取到去市里规模养猪场参观学习的机会,还到县农行为村民办理优惠贷款。有了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,村里一下子就出现了50多户生猪养殖大户。除了增收外,全村上下还靠着养殖基本上通了沼气。

 “遇到困难绕道走不是我们老兵的作风”

村里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道路用了几十年,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。2000年,东安县启动“村村通”工程,可是按照计划,起码要再过几年才轮到石板头村。于是,他带领村“两委”干部,组织村民集资修路。由于经费短缺,公路还没修到一半,施工队就罢工不干了,他背着老伴,偷偷把退休金取出来垫付。不到一年公路修好了,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。县里觉得不可思议,破例提前把修路补助款拨付给村里。

2002年,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,石板头村又没被列入第一批对象。为了减轻乡亲们的用电负担,多次到县电力局等有关部门进行衔接,电力局破例在村里投资17万元改造电网,村里的电价由原来的1元降为5毛3分。

2005年,县里开展农村通畅工程建设,胡军同志主动召集白石江、双庙、田心等五个村的干部群众集体修路,由于线路长、参与的村多、涉及的群众多、占用的耕地多,随之而来的矛盾纠纷更多。为了不延误工期,胡军同志拖着近70岁的身体,没日没夜,与工人们吃住在一起,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。

为了让群众家家户户走上水泥路,2006年,胡军同志多次找镇里和县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,要求将石板头村纳入新农村建设计划,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,县里和镇党委被他的决心所感动,将石板头村纳入新农村建设计划。项目下达后,他又拖着年迈的身体,披星戴月,夜以继日地奋斗在一线,至2006年底,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水泥路。

2008年10月,胡军同志经过各种渠道为村里筹措资金100余万元,修建了三个拦河坝,解决了600余亩稻田的灌溉问题,有力的保护了耕种土地,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。

2009年2月,村里筹资200余万元,维修水沟,修建机耕道4000余米。同年3月,村里筹措资金20余万元,维修清理村里的三口饮用水井,保证了人畜饮水安全,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。2010年7月,胡军同志又筹集资金50余万元,在村里铺设自来水管道3000余米,解决了320户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,至此全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。

 “新农村就得有新样,乡亲们富裕了,精神上就不能穷”

他上任之初,村里赌风盛行,甚至有人把赌场开到村里的后山上。他几次集合全村开大会搞教育没有什么效果。经过琢磨,他组织各村民小组代表制订《村民公约》和禁赌措施,配合派出所坚决关闭了赌场,此外,他和村委会成员找到顽固分子做思想工作,带领他们搞生产经营。他还自己拿钱给村里修了图书馆、娱乐室和篮球场,里面卡拉OK、中外书籍、乒乓球应有尽有。村里还成立了老年秧歌队、舞龙队,定期举办各种活动。

10多年来,他先后为村里争取资金200多万元,现在石板头村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、接了自来水,烧的是沼气或液化气。该村连续8年被评为“明显小康村”、“先进村”,市里、县里的各种奖励他们一个没落下。胡军同志在村里工作了13年,他从来没说累,乡亲们都很尊重他。由于工作出色,他连续13年被市里、县里评为“优秀村支书”、“优秀党员”。

现在石板头村变靓了,村民富了,但胡军同志仍不满足于现状,他认为与发达地区的农村比起来,还相差很远,他们会坚持不懈地朝着将石板头村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、设施完善、环境优美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努力。


『作者:东安县创先争优办』
『责编:张明』

责编:admin

来源:东安县创先争优办

  下载APP

东安融媒